南金融、北創科藍圖|北部都會區「安居」後,「樂業」三大選擇?
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《施政報告》,提出建設香港北部成為「北部都會區」;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在官方網誌表示,本港目前最具競爭力及發展潛力的產業是金融服務及創新科技,在「南金融、北創科」的「雙重心布局」下,本港的南北兩端將呈「啞鈴式」發展,盛載本港兩大經濟引擎。但在規劃未來新增龐大人口時,政府卻無意興建新的鐵路或公路幹線,「南北並駕」的布局與發展,只是美好願景?
屯門公路大塞車期間,有苦等的乘客看到一名男子毅然下車,在長長的車龍旁步行。(Facebook群組「屯門公路塞車關注組」)
鄒崇銘在《北部都會區居民的三個選擇》一文提及,假如在未來十至二十年,有幸在北部都會區「安居」的話,「樂業」的可能性有三個:
其一,延續以往新市鎮居民的足迹,每天長途跋涉往返維港兩岸的都會區工作。不過,屯馬線通車之際,南北交通容量已經飽和,但在規劃未來新界西北新增逾100萬人口時,政府卻無意興建新的鐵路或公路幹線。
其二,響應特區政府號召,前赴大灣區尋找新的發展機遇,每天從北部都會區前往深圳、甚至是東莞、珠海和中山上班。不過,需要面對全國人才的市場競爭,工資水平亦難獲保障,那何不索性搬到深圳或更遠的地方。
其三,有幸留在北部都會區就業,在創科產業找到「高技術、高增值」的職位。不過,真正的競爭對手將會是人工智能和機械人……
詳細分析請閱讀第293期《香港服务器》電子周報(2021年11月29日)《》。試閱電子周報,瀏覽更多深度報道。
第其他獨家精選內容:
[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