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有气氛的国庆节,映照出一个更美好的香港!”
据新华社电 今年“十一”期间,香港的国庆氛围格外浓厚。大街小巷中耀眼的“中国红”,耳畔时而传来的国歌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的旋律,市民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与祝福,提醒着人们这个国庆不一样。
10月1日上午8点,金紫荆广场。“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!把我们的血肉,筑成我们新的长城……”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,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冉冉升起。香港特区政府举办的国庆升旗仪式在此举行,数百名嘉宾在广场上肃立,对国旗行注目礼。
“今年国庆对香港来说别具意义。”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说,在香港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下,香港真正踏上“一国两制”的正确轨道。她和参加仪式的其他嘉宾,都佩戴着红色口罩。
随着国庆日的旭日初升,一抹抹“中国红”在香港各区迎风飘扬。
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,一面长30米、宽20米的巨幅五星红旗迎着阳光铺展开来。这面国旗是“香江情·中国心”社团为国庆专门购置的,为维港增添了一抹耀眼而绚丽的色彩。
“我和我的祖国,一刻也不能分割。”当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的悠扬乐声响起,盛装的舞蹈演员迈出欢快的步伐;数百名市民放声高歌,手中挥动的五星红旗与巨幅国旗交相辉映,广场融汇成欢腾的红色海洋。
港岛利东街上空,高挂着一片由100多面国旗和区旗组成的“旗海”。国庆期间,这里成了新的“网红”景点,众多行人驻足“打卡”拍照。
不时驶过的出租车和小巴车身上贴着五星红旗图案以及“坚守‘一国两制’ 香港繁荣进步”等标语,穿梭在城市之中。一辆全身红色的有轨电车发出“叮叮”声,缓缓驶过湾仔街头,车身上写着“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”。
几十公里外的元朗八乡,工人迎着晨光将五星红旗高高悬挂在一所村公所的房顶上,与旁边的紫荆花区旗交相辉映。
踏入新界西贡,在北围村等多个村庄的村口、在白沙湾的海边餐厅,村民们自发挂上了一面面五星红旗。
在油麻地街坊会学校,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名学生身着民族服装,挥动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,庆祝中国国庆。“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快乐!”大大的笑容挂在他们脸上,这份祝福发自心底。
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”,香港市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。
在西贡、元朗和大埔的大会堂、警署、体育馆、社区中心等场所附近,可以看到一块块大型花牌。花团锦簇的牌面上写满对国家的深情祝福:“国富民兴”“风调雨顺”“百业兴旺”,期盼国家的未来像盛开的鲜花一样锦绣灿烂。
在九龙旺角,“香江风云”联社设立街站派发物资,2万个口罩和5000面小国旗不到半小时就发完了。
“新冠肺炎疫情,国家控制得很好。东京奥运会,国家队和中国香港队都取得佳绩。国家强大了,香港才有美好的明天。国家的关怀对我们而言特别亲切。”联社主席徐天民说。
在曾被“黑暴”荼毒的香港理工大学校园,近700名师生和校友参加了升旗仪式。校园里宁静整洁,秩序井然。仪式结束后,大一的胡同学让室友为她在国旗下拍了一张照片。“能感受到,大家的心与国家连在一起。我们为国家的发展感到自豪。”
今年国庆,香港全面恢复安全常态。这座城市正跨过“由乱转治、由治及兴”的转折点,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。
在特区政府总部、特首办、香港中联办等地,工人们将一排排水马(注水式护栏)放水、移走。在“修例风波”期间,这些水马是抵御“黑暴”冲击的重要工具。
《大公报》发表评论指出,今年国庆节与以往不同,因为这是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后的第一个国庆节。越来越多香港市民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,认同国家是香港最坚定的靠山。中央接连不断推出惠港利民措施,就是要让每一位香港人都生活得更好。
“最有气氛的国庆节,映照出一个更美好的香港!”这篇评论的结尾说。
[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