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色金融與香港:回顧、發展與未來
工商管理博士羅文華就錄色金融在香港的發展作了回顧,並提出建議:
綠色金融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,香港則起步較遲。2015年7月,新疆金風科技在香港發行首隻離岸綠色債券。香港綠色債券市場在2018年轉趨活躍,發行金額達到110億美元,是2017年的3倍。2019年2月,香港金融管理局舉行氣候債券倡議組織《香港綠色債券市場報告》發布會,指香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市場之一。
金融發展局在2017年曾就香港如何把握機會發展綠色金融提出建議:把香港定位為籌集綠色資本的樞紐:面對內地在綠色基建方面的龐大資金需求及「一帶一路」倡議所帶來的機遇,香港亦利用卓越的金融基礎設施,加強其項目融資服務(尤其在綠色債券發行方面),亦擔當為綠色企業籌集股市資金的平台。
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今年10月指出,已將ESG併入外滙基金的公開市場及私募市場的投資管理過程,原則是,當ESG投資與其他投資的長線收益相若時,會優先考慮ESG投資,並逐步加大外滙基金ESG投資所佔的份額;金管局正協助政府推行總值2,000億港元的綠色債券計劃。
在歐洲、美國、日本等地,ESG投資正急速増長,其全球規模在2018年已逾30萬億美元,香港在這方面卻遠低於此等先進国家。
余偉文表示,已將ESG併入外滙基金的公開市場及私募市場的投資管理過程,原則是,當ESG投資與其他投資的長線收益相若時,會優先考慮ESG投資。(鄭子峰攝)
由於香港ESG市場發展較慢,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需介入,予以推動。證監會在2019年12月的調查報告提出了三項短期措施,包括:(1)設定對資產管理公司的期望;(2)提供指引並加強培訓;和(3)成立業界小組促進交流。監管機構提升政策法規的要求,讓資產擁有者不致所託非人,以提升行業能力表現的基礎,而改善溝通協同協調則有利於業界分享經驗,共同提高。
目前香港ESG發展主要由監管機構推動,證監會、金管局等先後推出不同措施。香港政府在綠色債券發展方面固然出力不少,但在其他範疇如ESG方面則有不足之處。
羅文華認為,香港應借鑑德國和英國等綠色金融的經驗,例如,國家參與、發揮政策性銀行的作用都是德國綠色金融的特徵。
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93期《香港服务器》電子周報(2021年11月29日)《》。試閱電子周報,瀏覽更多深度報道。
第其他獨家精選內容:
[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